
当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红线再次收紧源顺网,美国还敢继续玩火吗?
据美媒《华尔街日报》披露,在近期中美谈判中,中方提出了一个直截了当的要求:美方必须将其长期以来使用的“不支持台独”措辞,调整为“明确反对台独”。
“不支持”是留着活口,“反对”则是明确立场。
中国就是要逼美国丢掉 “战略模糊”,彻底断了 “台独” 想靠外人撑场面的幻想。
今天咱们就扒扒这场台海红线的收紧,究竟意味着什么?美国还有退路吗?
以前美国靠这种模糊态度,在中美台之间左右找平衡,既不得罪中国,又能拿台湾当筹码;现在中国就是要堵死这个模糊空间,逼美国把话说明白。
美国这套 “模糊操作” 玩了几十年了,嘴上说遵守 “一个中国”,背地里又卖武器给台湾、删过官网 “不支持台独” 的表述。
展开剩余87%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直接说: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就理所应当反对台独”。
这一下让他们没法再轻松 “左右腾挪” 了。
AIT炒作“台湾地位未定论”,中方强烈反弹就在谈判前一周,“美国在台协会”(AIT)发布一份历史文件。
文件借用1943年《开罗宣言》与1945年《波茨坦公告》,提出所谓“台湾地位未定”的观点。
这个说法在冷战时期曾多次被美方使用,2025年再被抛出,显然是有针对性的试探。
中方第一时间作出反应。
外交部明确指出,这种说法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。
谢锋大使在9月28日的讲话中直接点名,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“台湾地位未定论”是对历史的歪曲,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。
这说明中方不仅不接受模糊表态,也不接受历史倒退。
历史既定,现实不容挑战。
AIT这波操作,不仅没试探成,还把中方推到了更强硬的位置上。
赖清德对外“窜访”,挑明“台独”立场岛内也没有闲着。
赖清德在2025年上任后,频繁借“科技交流”“文化访问”等名义出境“窜访”。
他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出“台湾主权独立”的论调。
他在纪念场合称“台湾和平归功于安倍晋三”源顺网,并将“抗战胜利”称为“终战”。
这番言论遭到岛内媒体批评,被认为是“媚日去中”的表现。
中方高度警惕这些“切香肠式”推进“法理台独”的操作。
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,赖清德的行为是在“试探大陆底线”,将台海局势推向危险边缘。
也正因如此,中方在外交层面要求美方“明确反对台独”的姿态,变得更加紧迫。
可以看出大陆正在通过外部施压,逼迫美国切断对“台独”的隐性支持。
国务院官网删改涉台表述2025年2月,美国国务院更新 “美台关系事实清单”。
删除了此前 “不支持台湾独立” 的表述,新增 “期待两岸分歧能通过和平、不受胁迫、让两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” 等内容。
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指出,美方此举 “立场严重倒退”,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国际法准则,向 “台独” 势力发出错误信号。
这一操作前不久国务卿鲁比奥与王毅通话,鲁比奥重申“美国不支持台独”。
结果中方发布文字稿后,美国却对外表达“不满”。
这一反复操作,让中方对美方的立场稳定性产生质疑。
可真是“当面一套、背后一套”。
中方在9月的谈判中直接要求“改口”,不接受“空头支票”。
中方对美军工企业精准制裁9月25日,中国外交部宣布对六家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。
包括萨罗尼克科技、爱尔康、国际海洋工程公司、亨廷顿・英格尔斯工业、普兰纳特管理集团、全球维度公司。
措施包括禁止进出口活动、限制在华新增投资,并切断其关键供应链。
外交部称:“对台军售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,必须承担代价。”
中方的制裁行动清晰表明,任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。
福建舰已形成 “准实战威慑”福建舰是中国首艘采用电磁弹射的航母。
它的电磁弹射系统比美国福特级更可靠,能让舰载机 “满油满弹” 起飞,每天最多可出动270架次。
9月穿越台湾海峡时,搭配055大驱、核潜艇形成的编队。
2025年的台海军演早已不是 “单一科目练习”,而是 “全链条实战准备”:
封控:山东舰在台岛以东扼守巴士海峡,切断外部势力的 “物资支援通道”;
制空:轰 - 6K挂实弹前出远海,歼 - 35隐身战机负责 “敲掉敌方雷达预警节点”;
精打:远程火箭炮、东风导弹模拟打击台岛港口、能源设施等 “关键目标”。
军方称这是“快速应对突发台海事态”的常规准备。
一旦 “台独” 或外部势力搞事,解放军能立刻 “围起来、控得住、打得了”,而且有成熟方案。
主权问题不让步,说话算话,拳头也硬。
美方内部认知分裂,对台立场混乱国务院和部分智库认为 “战略模糊” 仍是避免冲突的最佳策略。
国务卿布林肯在2025年7月东盟峰会重申 “不支持台独”,并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。
国会和军工复合体推动 “战略清晰化”,要求明确 “协防台湾” 承诺。
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迈克・罗杰斯提出 “台湾安全加强法案”,建议将台军纳入美军指挥体系。
美军内部评估显示,若明确承诺 “协防台湾”,可能导致解放军提前采取行动,而美军因工业空心化无法快速补充战损。
美方在台海问题上的 “认知分裂” 与 “政策混乱”,既是三权分立体制的内在缺陷,也是军工复合体、科技资本等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。
这种政策不一致性,也让中方更坚定要美方说清楚、表明态度。
中方设定规则,美方面临抉择中方通过 “法律 + 军事 + 外交” 三重手段系统性重塑台海秩序。
这次的“改口”要求是战略调整的集中体现。
中国不要“模糊和平”,而是要“清晰稳定”。
美国必须在“战略模糊”与“立场明确”之间做出选择。
一旦做出表态,将失去灵活空间;不表态,则可能面临更多中方反制。
“明确反对台独”,是中国为中美关系设定的新门槛。
红线是国家底线源顺网。
发布于:河南省睿迎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